交通强国的核心目标是建设高质量、可持续的综合交通运输体系。因此需要建立科学的高质量发展指标体系,以明确我国交通运输的发展目标和发展方向。
需要不断融合新理念、新思维
交通运输高质量发展指标体系需要适应新时代和新形势的要求,应坚持新的发展理念,借鉴国外发展新思维,在继承中不断完善和发展。
世界银行下属研究组织“全民可持续交通”联合多个国家和地区的交通机构,研究制定了用于评价全球交通运输可持续性发展的指标体系。该体系从交通的普遍可达性、系统效率、安全性和绿色交通四个方面建立了评价指标,对全球各国家和地区的交通可持续发展进行评价和跟踪。其中,普遍可达性使用了26个指标衡量,包括道路质量评价、铁路设施质量评价、港口和机场设施质量评价、交通支出占家庭或个人收入比例情况、不同交通方式1小时内可服务通达的岗位比例、弱势群体可使用公共交通情况等指标;系统效率使用了11个指标衡量,包括单位国内生产总值产生的交通能源消耗、港口和机场集疏运情况、交通管理水平、不同方式的公里运量等指标;安全性使用了6大类指标衡量,包括不同方式交通事故致死比例、运输方式的安全性评价等;绿色交通通过9大类指标衡量,包括交通产生的温室气体排放量、PM2.5空气质量指数、气候变化指数、噪声污染等指标。
从全球交通运输可持续性发展评价指标体系中可以看出,国际上对于传统偏重规模、速度指标的使用比例较低,对于交通设施和交通装备的质量、交通经济社会效益、服务对象出行状况、环境的压力等方面的评价比例较高,指标更关注于交通运输发展的可持续性、发展质量和对经济社会产生的影响。
因此,我们应学习对标国际,从交通运输行业自身和经济社会、外部环境等多个角度进行分析,坚持以人为本、生态优先、公平导向、健康发展等理念,在构建交通运输高质量发展指标体系中,不断融合新理念、运用新思维,实现指标体系的不断完善和发展。
注重系统性和全面性的引导
此外,还应注重对交通运输体系的系统性和全面性的引导和支撑。交通运输系统是一个综合性的系统,涉及基础理论和技术、基础设施和装备、运营服务和保障、管理制度和政策体系、社会和公众参与等多个方面。交通运输高质量发展离不开高质量的基础理论和技术,为规划、建设、运营、管理等提供依据和支撑。
纵览交通运输的发展历史,正是在基础研究上不断探索,才使得对交通运输系统的认知不断加深。如在出行行为分析方法上,我们从传统的重力模型,到关注个体的离散选择模型,再到基于大数据的个体移动模型,都是在理论和技术不断深化和提升的基础上,逐渐加深对交通出行行为的认识和理解。因此,构建高质量的发展指标体系,应重视对高质量的新理论、新技术的吸收和利用。
同理,交通运输的高质量发展也需要高质量的基础设施建设体系,需要制定适应高质量发展需求的标准、规范,作为发展指标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指导基础设施的高质量建设。作为服务性行业,交通运输的高质量发展自然需要提供可靠、便捷、高效的高质量运营服务;而在管理制度和政策体系、社会治理和公众参与等方面,同样需要高质量的发展指标体系以系统反映发展趋势、准确把握社会和公众诉求,引导管理制度和政策体系不断完善发展。
因此,交通运输高质量发展指标体系应对交通运输系统的各个方面都有所反映、对各方面的发展都应准确体现,只有这样才能构建一个全面的、系统的指标体系,才能确保交通运输总体的高质量发展。
紧密结合时代发展需要
我们需要清醒地认识到,我国交通运输的发展与发达国家相比,仍存在不少短板,主要是硬件和软件发展的总体水平与发达国家相比仍有一定差距,中西部地区与东部沿海地区发展水平相比存在差距,乡村、中小城市与大城市发展水平相比存在差距。我国交通运输的发展尚存在不平衡、不充分的特征。因此,高质量的发展指标体系不仅要做到最终愿景目标的高质量,更要发挥好在建设成为交通强国过程中不同阶段、不同水平下高质量发展指标的引导作用。
这就要求交通运输高质量发展指标体系需要按照“两个一百年”和“三个阶段”的总体目标要求,按照国家和社会发展的不同阶段,分别构建适合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和建设成为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美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交通运输高质量发展的阶段性指标体系,既适度超前引领交通运输系统向新的发展阶段稳步前进,又能紧密结合时代发展需要。
同时,我国由于幅员辽阔,经济社会、自然地理、资源环境、城乡空间等发展也存在巨大差异。交通运输指标体系在构建时应充分理解并认识这种差异,不能简单地以一套指标衡量和引导不同地区的发展,中西部地区不能简单照搬东部沿海地区的发展指标体系,中小城市不能直接套用大城市的发展指标体系。这就要求,在国家层面,需体现中央新的发展理念和总体要求,把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等作为新理念,把满足人民美好生活需求作为总要求体现在指标体系中;在地区层面,需结合中央和国家对交通运输高质量发展的总体要求,结合地区发展实际情况和需要,构建更加符合本地区实际发展情况和趋势的指标体系。
总之,交通运输高质量的发展指标体系,应既注重高质量发展的结果,也关注发展过程的可持续和高质量,既强化指标引导总体发展的高质量性,也应允许地区和城乡间存在差异、突出特色。
(作者单位:江苏省南京市城市与交通规划设计研究院股份有限公司) 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如有文章来源系网络转载,本网系信息发布平台,如有侵权,请联系本网及时删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