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1亿到1000亿需要多少年的奋斗?
中国铁建所属中铁十二局的答案是:33年。
2017年,中铁十二局的任务规模首次跨过千亿平台,创出历史新高,这是他们1984年转工时1.3亿元的780倍。改革开放以来的数十年里,该集团的任务规模年平均增长率高达23.28%,这使得他们在中国铁建系统始终葆有“排头兵”的美誉。
从1亿到10亿,中铁十二局用了9年。1993年,邓小平南巡后的第二年,十四届三中全会通过《中共中央关于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若干问题的决定》,国有企业开始转换经营机制,建立现代企业制度。
从10亿到100亿,他们用了10年。其间,2000年,中国铁建与原铁道部脱钩,2003年3月,归属国务院国资委管理,开始了真正意义上的出海远行。
从100亿到1000亿,他们用了14年。2017年,党的十九大胜利召开,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企业深化改革全面展开。
1998年7月18日,由“铁道部第十二工程局”改制组建的“中铁十二局集团有限公司”在太原正式成立
“改革开放带给我们企业最大的变化是什么?活力!”中铁十二局党委书记、董事长宋津喜说。改革开放之前的中铁十二局任务来源主要来自国家的计划安排,年任务额不足1亿元,以1978年为例仅3915万元,这点任务对于能征善战的铁二师(中铁十二局的前身)来说根本“吃”不饱。
《铁道部第十二工程局局志》有一份改革开放之初的文件《关于加快改革步伐,转换经营机制,搞好企业的实施意见》,其中的“超收多得,欠收受罚”,清晰地记录了当年他们响应改革开放号召实施的包干制度,这恰如当年的安徽省凤阳县小岗村。而近些年他们一直坚持的一标一奖、重奖重罚等办法,继续延续着这种按劳分配、按绩奖罚的激活机制。
在改革开放的滚滚洪流中,中铁十二局紧密契合国家战略,准确把握行业变化,灵活顺应时代嬗变,很早就确立了“全方位经营”的理念,上世纪90年代初,他们在系统内率先实施区域经营,2011年后又进一步细分区域和市场,推出省市经营、行业经营、城市经营、投资经营。
上个世纪90年代,中铁十二局集团承建的上海奉浦大桥,获得中国建筑工程鲁班奖
2018年2月6日,中铁十二局四会上,驻全国31个省、市、自治区的经营单位全部实现任务入账。其中山西、重庆在系统内的省市承揽中排名第一,广东、云南等5省进入系统前3名;新签建安合同额、铁路承揽额、公路承揽额、中国铁建平台承揽额4项指标均排名系统第一。
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探究中铁十二局在市场经济大潮中勇立潮头的底气在哪里,中铁十二局总经理高治双一语中的:“现场!”
“冲得上,打得赢,过得硬”,驻地的父母官太原市市长耿彦波这样评价中铁十二局。近年来,他们在太原市场每年获取的任务超过30亿元,是不折不扣的承揽大户。
“拥有金刚钻,才能揽下瓷器活。”这一认识早在上个世纪就被中铁十二局认同和遵循。在作为改革开放序幕的1978年全国科学大会上,邓小平重申“科学技术是生产力”这一马克思主义基本观点,也是在这次大会上,铁二师(中铁十二局的前身)担负施工的赵家塘锚固桩工程获得1978年国家科技大会奖。
多年来,中铁十二局坚决固守“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的理念,斩获工程建设专利技术700多项、工法关键技术500多项。2011年,他们在系统内率先获得“国家级企业技术中心”认定,实现了中国铁建国家级创新平台零的突破。
坚守精品意识,成就发展利器,图为中铁十二局集团承建的京九平湖南编组站,获国优工程金质奖
就在不久前,中国铁路总公司副总经理王同军来到中铁十二局郑万高铁建设现场,他叮嘱建设者:“中国隧道智能建造首次在山区时速350公里的郑万高铁施工现场取得历史性的突破,这是一项前无古人的创新,你们一定要大胆试验,协调作战,打造又一个与‘复兴号’一样的国家品牌。”在这里,中铁十二局依托10余年的高铁建造经验,自主研发出PMS项目管理系统,将机械化、信息化深度融合到高铁的标准化管理、智能化建造中。
依托科技,跨越发展,图为中铁十二局承建的渝利铁路工程,获得詹天佑大奖
“干一项工程,树一块丰碑”。数十年来,中铁十二局建造的工程先后荣获国家科技进步奖8项、鲁班奖16项、詹天佑奖23项、国优工程32项、省部优工程200多项,成为行业内一颗耀眼的明星。
聚焦行业前沿,创新驱动发展,中铁十二局集团承建的广深港高铁狮子洋隧道荣获詹天佑奖、国优工程银奖 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如有文章来源系网络转载,本网系信息发布平台,如有侵权,请联系本网及时删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