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国庆长假最后一天,央行送来了定向降准的重磅利好。
实际上,市场对此次降准早有预期,但之所以还被看作是利好,主要是降准宣布的时点选择十分微妙。按照央行以往发布政策规律,周五傍晚通常是出“大招”的时候,在法定假期最后一天宣布重大消息的情况少之又少,即便有,也多是提振市场信心的利好消息。
再结合过去一周海外金融市场上演的股债汇“三杀”,央行此时宣布定向降准,能够较好地应对因我国长假期间外围市场波动所带来的预期冲击,缓和市场担忧,也体现了央行更加重视市场的预期管理,政策灵活性和前瞻性进一步增强。
不过,抛开政策发布的时点看,降准的再度实施,也是当前国内经济金融发展的需要。其实施的最主要目的,仍在于稳定经济增长,增强金融支持实体经济的力度。从国内生产总值(GDP)增速、工业增加值和采购经理指数等指标来看,受国内经济处于经济转型时期、贸易摩擦加剧等因素影响,当前实体经济确实面临一定的下行压力,以民营企业、小微企业为代表的微观经济主体融资渠道收窄、融资需求难以得到满足。因此,用降准替换到期中期借贷便利(MLF)并释放增量资金,可以向银行体系释放中长期低成本资金,刺激银行的信贷投放意愿。
降准毕竟只是数量型货币政策调控工具,随着我国广义货币余额和实体经济部门杠杆率提高,依靠传统的货币刺激手段稳定经济增长的效果逐渐减弱。降准固然能起到刺激银行信贷投放意愿的作用,但从市场供求角度看,信贷供给增多的同时,还需要信贷需求的同步上升,才能真正增加信贷投放。不论从近几个月的金融和社会融资数据,还是记者从银行了解到的情况看,实体经济的有效融资需求并不旺盛。这其中的原因复杂,既有经济在新旧动能转换之际融资需求下滑因素,也有因经济下行压力加大、外部市场动荡加剧等导致实体主动收缩投资扩张等影响。
因此,刺激实体经济的有效融资需求、稳定经济增长,降准只是必要不充分条件,真正的“工夫”还在诗外,需要更加积极的财政政策落地和市场要素深化改革的久久为功。
与此同时,强监管也需要继续发力配合,避免降准释放的增量资金流向房地产、地方政府隐性债务、僵尸企业等结构性去杠杆的主战场,防止去杠杆成果功亏一篑。 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如有文章来源系网络转载,本网系信息发布平台,如有侵权,请联系本网及时删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