针对当前的经济金融热点问题,10月19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国务院副总理刘鹤接受了人民日报、新华社、中央电视台记者的联合采访。
针对记者有关怎么看当前的经济金融形势和产业结构变化的问题,刘鹤首先给整体经济形势定调——“中国经济总体上保持了稳中向好的基本态势”;针对经济运行中出现的边际变化,刘鹤提出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六个稳”的要求,即稳就业、稳金融、稳外贸、稳外资、稳投资、稳预期。
刘鹤指出,下一步改革重点应是增强微观主体的活力、韧性、创新力,从而推动经济转型升级,促进国民经济良性循环。为此他提出了须抓紧做好的三件事:支持民营企业发展,深化国有企业改革,增强金融体系服务实体经济的能力。
从刘鹤回答记者的问题当中,围绕中国经济金融形势的分析部分《每日经济新闻》记者梳理出四大关键词,试图一探高层如何“把脉”中国经济。
关键词1:风险机构盲目扩张的冲动明显收敛
对于当前的中国经济形势,刘鹤说:“我认为,中国经济总体上保持了稳中向好的基本态势。从经济增长、就业、物价、国际收支、企业利润、财政收入、劳动生产率等主要指标看,我国经济运行都处于合理区间。”
在刘鹤接受媒体采访的当天,国家统计局也公布了今年前三季度的经济运行情况。数据显示,前三季度国内生产总值(GDP)同比增长6.7%。其中,从就业来看,9月份全国城镇调查失业率是4.9%,比上月和上年同期都分别下降了0.1个百分点。前三季度城镇新增就业超过1100万人,提前一个季度完成了全年的目标任务。
刘鹤认为,与国际上的主要经济体相比,我国经济的表现都是比较优秀的,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和世界银行对中国经济持续发展都给予了高度评价。
刘鹤指出,从金融领域看,货币政策稳健操作,金融结构性去杠杆稳步推进,各类机构不顾风险盲目扩张的冲动明显收敛,投资行为趋于理性。与此同时,历史上积累的各种风险和问题正在不可避免地水落石出,这是个必然的过程,要理性看待。
关键词2:平衡一些过剩领域价格回归均衡
今年以来,经济发展中出现了一些可能引发经济下行和风险增大的边际变化,这也成为社会讨论的焦点。
对此,刘鹤提出了坚决抓好落实“六个稳”的要求。他强调,针对经济运行中出现的边际变化,党中央国务院提出要努力实现稳就业、稳金融、稳外贸、稳外资、稳投资、稳预期的要求,我们要坚决抓好落实。
当然,尤其是要处理好稳增长、调结构、防风险的关系,一方面要保持经济增长的稳定性,另一方面要防控好金融风险,保持宏观杠杆率的相对稳定。两者平衡的关键是实施好以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核心的政策体系。
刘鹤说:“过去3年来,我们在‘三去一降一补’方面取得了阶段性成果,国际社会普遍认为,通过‘毁灭性创新’,中国经济中一些过剩领域的价格水平回归均衡,供求关系明显改善,从而拉动了经济增长,促进了全球经济复苏。”
关键词3:调结构微观主体的活力、韧性、创新力
经济结构性问题是刘鹤公开谈论最多的话题。从近年来的公开撰文或讲话中,调结构都成为出现最为频繁的词之一。
今年1月,在瑞士达沃斯论坛上,刘鹤曾发表特别致辞,表示中国未来几年经济政策的顶层设计,关键就是要实施好“一个总要求”、“一条主线”和“三大攻坚战”。
其中,“一个总要求”就是中国经济已由高速增长阶段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一条主线”就是要以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三大攻坚战”,就是中国决定打好防范化解重大风险、精准脱贫、污染防治三大攻坚战。
刘鹤指出,从中国的实际出发,经济发展的主要矛盾在于供给体系难以适应需求体系的变化,供求之间存在结构性偏差,需要及时调整。因此,通过改革提高供给体系的质量,是我们实现高质量发展的基本路径。
在此次接受媒体采访时,刘鹤进一步强调推动经济转型升级。他强调,我国经济结构调整的任务还没有完成,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要深化一步,下一步重点应是增强微观主体的活力、韧性、创新力,从而推动经济转型升级,促进国民经济良性循环。
关键词4:政策当前要抓紧做好三件事
针对经济结构调整、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刘鹤提出了“要抓紧做好”的三件事——支持民营企业发展,提高金融可及性,减轻各类负担;要深化国有企业改革,尤其要深化混合所有制改革,建立更加完善的公司治理结构,强化内部激励机制建设,提高核心竞争力;金融体系要提高适应性,增强服务实体经济的能力。
刘鹤强调,在当前形势下,特别要加快制度建设,发挥好资本市场的关键作用。当然,做好这些事需要稳健的宏观政策加以支撑,我们将继续实施积极的财政政策、稳健的货币政策、明确的产业投资政策、更具有普惠性和可持续性的社会政策,使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这个核心政策进一步深化。分析看待中国经济的表现,如果从一时一事看,可能会感觉有一些困难,但是一旦把它作为一个历史进程往前看,发展前景就十分光明。 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如有文章来源系网络转载,本网系信息发布平台,如有侵权,请联系本网及时删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