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收藏 | 设为首页 | 会员中心 | 我要投稿 | RSS
滚动新闻: 亚欧网—— 一站式低投入自助投稿推广宣传平台开放了 (图文)               国内首个EPC建设海上风电项目全面进入海上主体工程施工               全球首台无人驾驶跨运车正式下地 中国交建振华重工研制               哈一机集团蟒式全地形车迎来8000万订单               站内搜索: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农业农村

让新农村留住年轻人 江苏多管齐下培育“新农人”

时间:2018-10-29 15:17:19  来源:  作者:

  “竹泓木船加工是国家非遗,从业者月薪过万,好多年轻人还不愿意学”“高淳螃蟹养殖户都是50岁开外……”本报记者前不久“走乡村,话振兴”,泰州苏航木业创办人丁松和南京青松水产合作联社负责人邢青松都表达了对所从事行业“人才断档”的忧虑。农村难以留住年轻人,是比较普遍遇到的难题。可是乡村振兴,又离不开一支懂农业、有专长、爱农村的职业农民队伍。

  可喜的是,我省各地正通过扶持奖励、平台搭建、环境配套等措施,培养和吸引了一大批有知识、有文化的年轻人投身农村,在多方努力下,各地农村也涌现了一批创业型、成长好的产业实体和集群。剖析这些“新农人”的心路历程、成长故事,不难窥见新农村吸引年轻人的“密钥”,而农村留不住年轻人的难题,并非不可攻克。

  进社保上大学,职业农民“很体面”

  徐斌,昆山众禾兴农业科技公司创办人,一年多前,他还是昆山一外企白领。因工作关系熟稔“花中皇后”蝴蝶兰的市场前景后,他毅然辞职筹款150万元,进驻淀山湖现代农业示范园。

  “昆山临近上海、苏州,鲜切花、高档花市场大,在这里当农民,可不是面朝黄土背朝天,要学好多技能,比如营销管理、互联网+。”徐斌说。在他的影响下,妻子王素娟“下海”一起创业,在市农委组织下去花卉之乡沭阳学习,回来在微信上卖起了蝴蝶兰,建起网上展厅,生意越来越有起色。“我女儿填履历,父母这一栏我都让她填‘农民’,有学历、有技术、有财富、有产业的新型职业农民,很光荣,没什么需要隐晦的。” 王素娟说。

  在昆山,当农民是一件幸福的事。像徐斌、王素娟这样的新型职业农民,已累计培育4000人次,分为生产经营型、专业技能型和服务型三类,其中“持证”者达820名,如果评上“新型职业农民标兵”“种养殖能手”“农技服务能手”,每人获得奖励8万元。从2016年开始,昆山还开全国先河,将新型职业农民纳入社保,享受社保补贴。今年,昆山又推出新型职业农民免费上大学政策,按需开设涉农成人学历教育大专班和本科班,学习三年,取得毕业证书后,将一次性获得全额学费补助。

  “昆山在全省率先建立职业农民培育制度架构,培育知识型、技能型和创新型农民,让农民成为有吸引力的职业。” 省职业农民培育指导站推广研究员陈光亚说,今年省级财政专项投入1亿元,中央财政安排5300万元,用于新型职业农民培育,支持建设50个省级新型职业农民培育示范实训基地。

  送政策回报好,返乡创业“有奔头”

  1992年出生的柳倩楠,大学毕业后回到家乡苏州东山,组建碧螺春茶叶新品研发团队,针对年轻消费群体对健康、时尚、便捷饮品的需求,开发出薄荷茶、菊花茶、蓝莓石榴果茶等26个新茶品,其中玫瑰红茶、茉莉花茶、桂花红茶、蜜桃茶成为香格里拉酒店集团全球指定茶品。“我们打算将茶叶与文旅结合,展示茶文化,培训茶艺,体验制茶,品尝四季特产,建设碧螺春茶文化旅游体验中心。”柳倩楠说。

  在我省,像柳倩楠这样从事农村创业人员超过4万人,创办各类市场主体1.65万个。从南京郊区的现代农业、观光农业,苏南的精品农业、特色种养,到苏北的家庭农场、农村电商,新业态、新模式层出不穷,附加值、回报率越来越高,吸引了大批年轻人返乡创业。“过去,乡村留不住年轻人,与农村产业发展不足、就业机会少有关;如今,随着投资下乡、电商兴起、消费升级,农业‘接二连三’‘隔二连三’,三产融合趋势明显,成为有奔头的产业。” 省社科院社会学研究所孙运宏博士说,支持年轻人返乡创业,政策要增强精准性,打造乡村引才聚才载体,给他们提供施展才华的空间,让他们看到乡村发展的希望。

  为让农村成为创业沃土,我省出台了《关于支持返乡下乡人员创业创新促进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的实施意见》。省级每年安排10亿元财政资金支持返乡下乡人员发展现代农业,支持返乡下乡人员创办家庭农场、合作社和农产品加工业,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腾退出的用地指标,重点支持返乡下乡人员创业,3年内免收有关行政事业性收费,减免所得税。目前,全省已建设农村创业创新园区(基地)203家,每年培育新型职业农民超过20万人。

  环境好配套全,乡村生活“很自豪”

  南京横溪文化旅游发展公司,员工32人,清一色的85后、90后,多数大专以上学历,当中不乏南艺、南师大等高校毕业生,他们为何甘愿“落户”江宁横溪街道石塘人家?领头人李飞说,美丽乡村不只实现了他们的人生理想,还是他们的美丽家园。

  2007年从扬州教育学院毕业后,李飞便一头扎根石塘村。“那时乡村旅游刚起步,但我认准了这条路。”李飞回忆说,在街道支持下,他牵头成立飞越彩虹旅行社,网上卖民宿客房、招旅游团队,把上海、浙江、安徽的游客招到石塘人家,又挂钩横溪11家合作社售卖“横溪味道”,把横溪西瓜、年糕、米酒等特产摆进河西、江宁金鹰商城。如今,横溪文旅公司旗下已有7个子公司,运作四五亿元的旅游、酒店、会务资产。

  “与其说我们是在做民宿、卖特产,还不如说是做文化、卖风景。”南艺毕业的陈阳在公司负责文创和活动,“你看这里,群山环抱,空气清新,人气很旺。村里不仅有警务站、社区中心、茶吧、超市,还建有南京青少年阳光训练基地、拓展中心,虽说在村里,环境、配套可不是一般小镇可比的。”李飞说,当年他到村里工作,同学、家人还有误解,以为在城里“混”不下去才回来的,如今他的大学老师、同学每年都到石塘人家聚会,因为村子每年都有变化,公司每年都有发展,他为此感到十分自豪。

  在江宁,像李飞这样扎根农村的大学生创业者多达四五百人,创办的乡村旅游公司有十多个,吸引数千名本地年轻人返乡创业。在他们的打拼下,江宁乡村游从农家乐升级到民宿村、乡村综合体、特色田园乡村,农家乐经营户户均年收入三四十万元。“美丽乡村对年轻人来说,既是创业舞台,又是生活家园。”江宁区农工办刘权说,像石塘人家、黄龙岘、大塘金这些地方旅游通道四通八达,配套和环境优越,是南京正在打造的旅游特色小镇,就业机会多,职业又体面,怎会不吸引年轻人扎根于此?

  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如有文章来源系网络转载,本网系信息发布平台,如有侵权,请联系本网及时删除。

来顶一下
返回首页
返回首页
发表评论 共有条评论
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匿名发表
推荐资讯
郝鹏出席国资委警示教育大会强调  深入推进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工作  建设让党中央放心让人民群众满意的模范机关
郝鹏出席国资委警示教
加快产业升级 中国核电与中国核动力院签署战略合作协议
加快产业升级 中国核电
山西航空产业集团40年变革发展之路
山西航空产业集团40年
文化和旅游部部长雒树刚会见吉尔吉斯斯坦副总理奥穆尔别科娃
文化和旅游部部长雒树
相关文章
    无相关信息
栏目更新
栏目热门
成功案列 | 会员服务 | 诚邀加盟 | 广告服务 | 人才招聘 | 版权声明 | 联系我们 | 关于我们 |

亚欧网  广告热线:010-61224401  传真 010- 61224401  客服QQ:924467170  Email: mxzh2008@163.com    Copyright 2005-2018 aeenets.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亚欧网 版权所有 备案编号: 京ICP备12037512

本站网络实名:亚欧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