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厕所,大民生。厕所问题不是小事情,是城乡文明建设的重要方面。自2015年被列为山东省农村旱厕无害化卫生改造试点区以来,山东省淄博市临淄区全面开展了农村“旱厕”改造工程,掀起了一场“厕所革命”。
截至目前,临淄区共完成347个村、7.7万户旱厕改造,村村改造率达90%以上。
旱厕改造还催生了一条生态农业循环产业链。临淄区朱台镇、金山镇等相继建成了生物有机肥生产企业,将收集的渣液经过集中二次发酵处理后用于生产有机肥料。其中,临淄茁茂农业公司生产的有机肥销往中国各地,年产量达15万吨,2017年销售收入达5000余万元(人民币,下同)。
刚刚过去的这个周末,记者在山东省淄博市临淄区朱台镇西单村71岁的孙美云家中看到,整洁的瓷砖地面,按压冲水蹲便器,密封良好的储便池,与城市商品房中的卫生间一样干净,用起来方便。孙美云对记者说:“以前家里环境差,上个厕所不方便,一个土坑,三尺土墙,冬天漏风,夏天难闻,儿媳、孙女回来的少。现在家里安了新厕所,院子里种了花花草草,和城里一样干净,孩子们有空就愿意回来。”
孙美云是第一批改厕户之一。老人一开始也有顾忌,怕麻烦,怕花钱,怕粪液满了没法办。
为了打消农民的疑虑,在深入调研、充分征求农户意见后,根据区域地理位置和农户院落条件,临淄区确定采用“三格式”和“双瓮式”改厕模式,配套节水型高压冲水厕具。临淄区按照市场化运作模式,确保旱厕改造的“建、管、用”各环节农民不花钱,不受累,不操心。探索实施旱厕改造管护长效机制,建立农厕“十有”管护服务组织,确保厕具坏了有人修、粪渣满了有人抽,抽走之后有利用。
此外,在省、市财政对每个改厕户补助600元的基础上,区财政再给予每户300元资金补助,剩余费用由镇街道、村居、农户分担,户均享受区级以上补助达900元。极大减轻了农民的改厕负担。
临淄区委书记宋振波表示,“小厕所”连着“大民生”、体现“大文明”。旱厕改造工程,切实改善了农村人居环境,补齐了影响农民生活品质的短板,提升了农民的获得感、幸福感。 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如有文章来源系网络转载,本网系信息发布平台,如有侵权,请联系本网及时删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