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条条平坦的水泥路通到了家门口,实现了足不出户就能致富的愿望;一个个扶贫项目让在外务工的村民返乡,实现了家门口就业的目标;一排排大棚让贫困户享受扶贫成果,脸上溢满了笑容……11月6日,记者在宽甸满族自治县牛毛坞镇看到蓬勃发展的景象。
牛毛坞镇地处宽甸北部,辖内坐拥“辽宁第一高峰”花脖山。然而,这样一个钟灵毓秀的地方却长期摆脱不了贫困的桎梏。出于对自然生态和森林资源的保护,许多工业项目不能落地,多年来发展受到限制,由于道路交通不便,加上地处偏僻,不仅阻碍了村民致富的脚步,也封闭了村民寻求发展的思路。
近年来,牛毛坞镇在开展美丽乡村建设的同时,挖掘其特色产业优势,狠抓产业转型升级,着力丰富产业形态,走出了一条依靠产业转型升级带动美丽乡村建设的新路子。
6日上午,记者来到牛毛坞镇小城子村村民傅国全家时,他正在照顾高位截瘫的妻子,可在他的脸上却看不到一丝愁容。“村里推荐我到香菇种植基地打工,从每年6月到10月我就能拿到一万多元的收入,其他时间我就在家专心照顾妻子,这在以前想都不敢想。我靠自己的双手实现脱贫,以后的日子一定会越过越好!”
10多年前,傅国全妻子突然患上了重病,他只能辞掉工作照顾妻子,仅靠低保金和几亩玉米地维持生活。2016年,驻丹部队帮扶小城子村,帮助村里建起了食用菌基地,今年他在村里建成的香菇种植基地找到了工作,一家的生活有了保障。
在小城子村道路两旁,一排排钢架结构的食用菌大棚整齐划一、颇具规模。村委会主任胡仁智告诉记者,小城子村有极好的食用菌种植基础,但是零散种植、不成规模一直阻碍着香菇产业的发展。在驻丹部队的帮扶下,镇村整合多项扶贫资金100余万元,建成钢架结构大棚28栋共40余亩的香菇种植基地,以及200多平方米的冷库。有了这些基础条件,村里还成立了“王小虎食用菌专业合作社”,把建档立卡户吸收为社员,真正实现了“有钱大家赚、风险共承担”的产业发展新模式。
胡仁智给记者算了笔账,村民租用大棚种植香菇,每栋可种植1万棒香菇,每年产菇7茬到8茬,最好的时候每公斤高达12元。一年下来,每栋大棚的利润在2万元左右,既解决种植户建大棚资金不足的困难,又帮助其实现产业发展。同时也发展壮大了村集体经济:冷库外租每年收入3万余元,28个大棚外租年收入7万元,去年和今年村里已经用这笔钱为167户贫困户每户分红500元。在每年4月到11月的产菇期,优先安排贫困户前来务工,按每小时10元算,平均每天收入五六十元,农民的钱袋子实实在在鼓起来了。
眼下虽然产菇期结束,可牛毛坞村种植户孙景飞却在为来年生产菌棒选购物料而忙碌着,“菌棒是孕育香菇的‘温床’,收成如何全看它了。”孙景飞说。
36岁的孙景飞是看着父辈们种植香菇长大的,2002年他从部队复原回到家乡,看到乡亲们赖以生存的香菇产业产量始终上不去,还常常遭到商贩压价。他便和一位村民一起租地搞起试种,还不断引进新品种,反季香菇生产获得成功。孙景飞说,牛毛坞村多年来使用的几个香菇品种已逐渐退化,技术相对落后,种植户承担很大的风险。他引进全熟料栽培新技术,还把自己生产的菌棒提供给种植户,等到收益时按成本价支付即可。56岁的村民吕启友就是受益者,今年他依靠香菇实现了13万元的净利润。“春天时我从小孙那里捧回菌棒,到产菇期有他帮着销售,收入是以前的几倍。”
牛毛坞镇党委书记孙子云介绍,该镇素有“东北香菇第一镇”的美誉,镇里组建1个食用菌研究所、1个食用菌协会、1个食用菌信息服务中心、7个食用菌生产合作社、35家冷库,规划泉山村、小城子村2个香菇专业村。全镇有40%的农户从事食用菌生产,2018年香菇接种量达1600万袋,产值达1.4亿,1200多户菇农每户收入5-10万元,香菇远销美国、韩国、日本、欧洲等1 4个国家和地区,我们把小香菇做成了大产业。
随着农业产业化发展,优质农产品需要寻求更广阔的市场。2016年5月,辽宁地质工程职业学院对口扶贫牛毛坞村。刚开始,扶贫工作队通过微信帮助农民销售农产品,仅半个月时间就销售50公斤蜂蜜,这让他们找到了工作方向。2017年初,他们组建“丹东宽甸牛毛坞土特产电商联盟”,通过微信、淘宝店、微店、微商城帮助贫困户和农民销售农产品。79岁的村民扈明东兴奋地说,他养了一辈子的蜜蜂,以前都是把蜂蜜拿到集市上卖,价格时高时低。现在通过电商平台,他家的蜂蜜也成了抢手货,坐在家里就可以把蜂蜜销售出去。去年春天,扶贫工作队帮他销售蜂蜜1500公斤,他获得10万元的收益。
搭上电商快车,大山里的农产品成了“香饽饽”,农户们不用起早贪黑蹲市场了,收益还翻了数倍。如今,借助电商,贫困群众快速获取市场信息,与市场接轨,从而知道自己应该种什么,如何打造农产品品牌,走上脱贫路。 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如有文章来源系网络转载,本网系信息发布平台,如有侵权,请联系本网及时删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