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各级农业农村部门按照党的十八大提出的实施创新驱动和大众创业、万众创新战略,按照党的十九大提出的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重大决策部署,深入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大力促进新农民新技术创业创新,加快培育农业农村发展新动能,取得了积极成效。
新农民日益壮大。在现代农业发展、美丽乡村建设和乡村振兴战略的吸引下,大量新农民到农村创业创新,农民合作社、家庭农场、专业大户、农业企业等大量出现,新型农业经营主体达到400万家,新型职业农民超过1500万人,农民工、大中专院校毕业生、退伍军人、企业主、科技人员等返乡下乡“双创”人员达到740万人,本乡非农创业人数达到3140万人,成为乡村振兴的生力军。
新技术日新月异。新科技革命催生的智能制造、生物工程和现代信息等新技术在农业领域得到广泛应用。在农业生产中,应用耕种收全程农机装备,在主产区逐步实现“机器换人”,综合机械化率超过66%。在农业全产业链建设中,应用综合协调配套技术,推广绿色生产储藏包装技术,实现后续处理“鸟枪换炮”,农业科技进步贡献率达到56%。在农业经营管理中,应用新一代信息技术,产品信息采集、网络结算成为农民新技能,手机成为“新农具”,产品销售实现“电商换市”。2017年农村网民达2亿多,农村网络零售额达1.2亿元,带动2800多万农民就业创业。
新产业快速发展。新技术和农业融合催生出一大批新产业。绿色农业快速发展,秸秆和畜禽粪便资源化利用、有机肥生产等产业加速成长,促进了农业绿色发展。农产品加工业向精深方向发展,2017年加工产值达22万亿元,与农业产值之比由2012年的1.9∶1提高到2.2∶1,农业产业链条加快延伸。休闲农业和乡村旅游蓬勃兴起,2017年营业收入达7400亿元,吸纳了1000多万农民就业,吸引28亿人次到乡村休闲度假,拓展了农业多功能。农业生产性服务业快速发展,农资供应、产品集聚、物流配送等广泛开展,年产值超过2000亿元。
新业态层出不穷。农业与技术跨界深度融合,形成了“农业+”多业态。“农业+”林牧渔,催生了稻田养鱼(虾、蟹)、林下养鸡等循环农业,到2017年底,稻渔综合种养面积达到2900万亩。“农业+”加工流通,催生了储藏保鲜、中央厨房、个人定制等延伸型农业,到2017年底,主食加工营业收入突破2万亿元。“农业+”文化、教育、旅游、康养等产业,催生了创意农业、教育农园、消费体验、民宿服务、康养农业等体验型农业。“农业+”信息产业,催生了在线农业、直播农业、数字农业、农业众筹等智慧型农业。“农业+”城镇,催生出特色小镇、美丽乡村、田园综合体、产业园区等产城融合型农业。
新模式不断涌现。农业生产、经营在与消费对接过程中形成了许多新商业模式。智能化生产模式深度应用信息管理技术,实现食物个性化定制、工业化生产。新平台经营模式依托企业搭建平台,为生产者和消费者架起直通管道。
终端物流配送模式建设前端仓储分发基地和后端取件终端平台,打通“最后一公里”。产业联盟发展模式将产业上下游各主体进行有效联结,建立协同发展、合作共赢的抱团主体。资源共享模式利用共享农庄等平台,将土地、农房等各种资源整合,为消费者带来便利和实惠,为财产所有人带来实在收益。
当今乡村,创业创新正在广阔天地中蓄势迸发,推动农业农村经济新旧动能转换,提高了质量效益和竞争力。引领了农业结构调整和绿色发展,增加了绿色优质安全农产品供给。带动了现代农业建设,将现代科技、生产方式、经营理念和先进要素引入农业,提升了农业的标准化品牌化水平。促进了农民就业增收,实现小农户与现代农业发展的有机衔接,使农民分享到全产业链增值收益。推动了城乡融合,架起了城乡协调发展的桥梁纽带。 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如有文章来源系网络转载,本网系信息发布平台,如有侵权,请联系本网及时删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