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收藏 | 设为首页 | 会员中心 | 我要投稿 | RSS
滚动新闻: 亚欧网—— 一站式低投入自助投稿推广宣传平台开放了 (图文)               国内首个EPC建设海上风电项目全面进入海上主体工程施工               全球首台无人驾驶跨运车正式下地 中国交建振华重工研制               哈一机集团蟒式全地形车迎来8000万订单               站内搜索: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农业农村

蝶变——徽州区美丽乡村建设纪实

时间:2018-11-21 16:46:47  来源:  作者:

  一条条水泥路干净平坦、直达农家,一栋栋农家小院错落有致、安谧恬静,一面面文化墙寓意生动、创意十足,一个个农民广场宽敞平整、热闹非凡……一幅幅美丽的乡村画卷让人心旷神怡。眼下,在徽州区的各个村落,这样的图景俯拾皆是。近年来,随着美丽乡村建设不断推进,一个个不起眼的小村庄,实现了华丽蜕变,让大家伙儿尝到了村居环境改善、生活品质提升的甜头。

  美环境 提升乡村颜值

  建设美丽乡村,自然得从撕掉“脏乱差”的标签开始。

  “以前我们村环境一塌糊涂,污水横流、牛屎遍地,都没地方下脚,是出了名的‘牛屎村’,人家问起来我都不好意思说是汪村的。”初冬时节,走进徽州区呈坎镇汪村村,只见清澈见底的众川河绕村而过,河两岸点缀着古色古香的徽式民居,村庄巷道、房前屋后鸟语花香、干净整洁,放学的孩子们背着书包在夕阳下快乐奔跑……记者很难将眼前所见和村民描述的画面联系起来。

  “牛屎村”何以成为美丽乡村?

  “别村能做的,我们也能做,汪村一定能‘改头换面’。”村委会副主任汪胜利谈及工作打开了话匣子。

  去年3月,汪村获批建设省级美丽乡村。自去年下半年起,该村围绕“情趣田园、乐游汪村”,整合各类资金800余万元,以环境整治村级自建的方式组织村民参与美丽乡村建设,向村庄顽疾宣战,累计清理乱堆乱放300余处、垃圾300吨、牛皮癣56处、粪缸160个,三线规整4000余米,绿化美化3000平方米。该村还先后实施改造黑化村内道路1400米;铺设污水管网7700余米;铺设化粪池220个;恢复古石板路面2400平方米;新建停车场2个及为民服务中心;安装布设路灯78盏……“基本上都完成了,旧貌换新颜,大家心里也欢喜,茶余饭后都要出来走一走。”汪胜利开心地对记者说。

  汪村是徽州区推进美丽乡村建设的一个缩影。据该区美丽办负责人介绍,今年以来,该区聚焦“三大革命”,建立“户集、村收、乡镇转运、区处理”垃圾运转体系,清理处置垃圾达1.3万吨;建成污水处理设施36处,确保美丽乡村建设点生活污水处理率达80%以上;全面革新厕所环境,累计完成改厕1365口;拆除蓝色铁皮棚103处,整治500余处……不仅村容村貌焕然一新,还实现了硬化到支路、配套到户家、绿化到庭院、净化到门口、自来水户户通、路灯家家门口亮。

  兴产业 激发乡村活力

  变美是乡村需求,关键还在如何变富。

  一个个特色农业产业园掩映山间,一个个乡村旅游项目吸引游人纷至沓来,处处涌动的发展热潮激发出徽州区美丽乡村产业的生机与活力。走进潜口镇澄塘村,处处花团锦簇,处处都有菜坛子的身影,花盆、洗手池、各处小品全都由菜坛子打造。见记者对菜坛子好奇,村民王志勉大爷走上前,热心给记者介绍起来,“我们村以前家家户户都靠种植、腌制雪里蕻为生,腌菜用的菜坛可不少,光我家就有60个,你看到的那些小景有我家一份。”

  “以前依靠雪里蕻,澄塘还是潜口存款最多的村。”潜口镇党委副书记徐本方说。

  优美的生态环境,是澄塘“蝶变”的母体;勤劳的澄塘村民,是澄塘振兴的底气。

  昔日“农耕澄塘”,今朝乘着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的东风,大力培育发展特色富民产业,积极发展精致农业,截至目前已流转了80%以上的土地。村里的党员们成为产业转型、发展特色经济的排头兵。老党员胡银钱率先承包了村中120亩农田,开辟玫瑰园,种植玫瑰花,生产玫瑰花茶、玫瑰酵素和玫瑰花饼,亩均效益达2万元;果农汪延滨紧随其后,也在村中承包了120亩农田,种植油桃、樱桃……优美的生态环境,不仅激活了村中能人,还吸引了一批批外来客商,外来的“葛根”在这里安家,新植的“三角梅”在这里怒放。

  当前,澄塘还依托玫瑰园,围绕爱情文化,加快打造爱情宣言墙、爱情牵手墙等节点及以“爱”为主题的旅游观光线,以进一步丰富乡村旅游业态,拓宽农民增收致富渠道。

  澄塘的变迁折射着徽州区农业产业的快速转型发展。近年来,该区聚焦“一村一品”,围绕茶业、蜂业等农业七大主导产业大力发展精致农业,一批具有特色的产业村初步培育成型,推动村集体经济增长;积极推行全域旅游,做活“旅游+美丽乡村”文章,西溪南村、唐模村等声名远播,带动村民致富;运用“互联网+”产业模式,实现农村电商全覆盖,茶叶、蜂蜜、香榧等产品乘着互联网快车销往全国各地……徽州区正朝着村庄变景区、田园变公园、农产品变旅游产品的方向步履铿锵。

  育新风 提升乡村气质

  文化是美丽乡村的“灵魂”,乡风是美丽乡村的印记。

  陈旧的耕作农具、布满生活印迹的古老器具、几幢古民居乃至一门手艺、一段传说,往往都是一个村庄的独特印记和乡愁记忆,而这些都是美丽乡村建设不可或缺的部分。

  上个周末,市民何强又带着孩子去了一趟西溪南镇琶村村史馆。“村史馆里有很多老物件别说孩子,有的我都没见过,能在一个个小小的馆里了解历史和祖辈的生产生活情况,既能开拓视野,也是一种传承。”由祠堂改建的琶村村史馆自去年开馆以来,已成为乡村旅游和村民休闲的“新宠”。据了解,徽州区在美丽乡村建设中,通过修补式提升和内涵式挖掘,护住了古村落的元气和灵气,催生出古村落的生气和朝气。琶村村史馆、富溪村史馆等相继开放,乡贤文化氛围愈浓;综合性开发利用潜口民宅等古建筑群,集中入驻展演徽州竹雕、徽派古建材料制作等非遗文化,有力提升了坤沙等村庄的知名度。

  乡村治理也是美丽乡村建设绕不开的话题。近年来,该区通过完善“四议公开”议事程序,发挥老年协会、道德评议会、红白理事会等作用,变软性约束为自觉习惯,不断强化自治基础。广泛开展“星级文明户”“道德模范”“美丽庭院”等评选表彰活动,开展“邻里守望”志愿活动,推广“生态美”超市、“好人好事银行”有效做法,传承优良村风,引领文明村风,让乡村治理更有秩序。“以前忙完农活,除了打牌也没什么活动,还老有纠纷,现在跳舞、唱戏、读报,活动多着呢,而且村里来的人多了,大家可忙的也多起来了,生活很充实。”谈起现在的日子,谢国英笑得合不拢嘴。

  从面子“靓”到里子“美”,如今,“美丽乡村”已经成为徽州区的一张新名片,古老土地上的乡村田园让人更加心驰神往。

  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如有文章来源系网络转载,本网系信息发布平台,如有侵权,请联系本网及时删除。

来顶一下
返回首页
返回首页
发表评论 共有条评论
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匿名发表
推荐资讯
中国交建:三峡“第一跨”万州长江三桥合龙
中国交建:三峡“第一
郝鹏出席国资委警示教育大会强调  深入推进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工作  建设让党中央放心让人民群众满意的模范机关
郝鹏出席国资委警示教
加快产业升级 中国核电与中国核动力院签署战略合作协议
加快产业升级 中国核电
山西航空产业集团40年变革发展之路
山西航空产业集团40年
相关文章
    无相关信息
栏目更新
栏目热门
成功案列 | 会员服务 | 诚邀加盟 | 广告服务 | 人才招聘 | 版权声明 | 联系我们 | 关于我们 |

亚欧网  广告热线:010-61224401  传真 010- 61224401  客服QQ:924467170  Email: mxzh2008@163.com    Copyright 2005-2018 aeenets.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亚欧网 版权所有 备案编号: 京ICP备12037512

本站网络实名:亚欧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