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村民觉得美丽乡村建成与否和自己无关,后续卫生保洁和维护难度很大。”11月30日上午,一份《关于我县美丽乡村管护情况的调研报告》出现在佛冈县十五届人大常委会第十八次会议上,佛冈人大常委会农村工委通过调研,发现了美丽乡村“有人建、缺人管”、村民意识薄弱缺乏积极性等普遍存在的问题,美丽乡村如何解决后期“管护”问题引起了热议。
会议审议通过了《关于我县美丽乡村管护工作情况报告的审议意见》,建议县、镇、村进一步引导村民共建共治共享美丽乡村,建立“回头看”工作机制,着力破解美丽乡村建设资金不足问题。
佛冈县人大常委会主任谭兵主持会议。
现状??两年建成206条美丽乡村部分后续管护不够完善
近年来,佛冈县委县政府高度重视,精心组织,以统筹城乡一体化协调发展思路,通过大力推进美丽乡村建设工作,加大财政投入,鼓励社会投入资金等措施,加快推进佛冈县新农村建设步伐,农村面貌发生明显可喜变化。
据统计,2016年至2017年佛冈县已通过清远市美丽乡村验收的创建村共206条,其中整洁村170条,示范村30条,特色村5条,生态村1条。2018年共有省定贫因村创建示范村批复180条,立项147条,动工建设135条;非省定贫困村共有300多条申报整洁村和示范村,9条自然村(村民小组)申报特色村。
经调研,目前各镇美丽乡村管护工作有小部分是比较成功的、可借鉴的,有部分管护基本正常,还有一小部分管护工作有待加强。
“村民意识淡薄,对美丽乡村的建设缺乏认同感,卫生保洁和后续管护制度不够完善,资金后劲不足,缺乏持久性。”县人大常委会农村工委主任邹昌军说明了当下美丽乡村管护工作存在的问题。
破题??乡村“管护”五步走依托社会力量开展管护
佛冈县副县长丘成杰介绍,美丽乡村建成后,一段时间内出现了“有人建、缺人管”的状态,长效管护方面缺乏系统的工作指导和考评机制,镇、村两级分工的职责不明确,造成管护工作落实困难。
针对下一步如何改进美丽乡村管护工作,丘成杰建议,佛冈可通过明确责任主体、明确管护内容、改进管护方式、建立管护机制和严格资金管理“五步走”,进一步改进提升佛冈美丽乡村管护水平。
按照“权属清晰、分级管理”和“谁受益、谁所有、谁管理”的原则,明确各项管护内容具体落实主体,全面梳理管护项目,编制管护清单,依据清单开展管护。
在管护方式上,有条件的村可采取“整村发包”管护形式,将卫生保洁、垃圾清运、绿化养护、设施管护等捆绑招标,依托物业、保洁公司等社会力量开展管护,缓解镇村工作负担。没有条件的村采取定事、定人、定岗、定责、定酬的方式开展管护。管护工作实行网格化管理和职责公示,分区域竖立管护包保责任牌。
建议??建立“回头看”机制多元投入共建美丽乡村
通过专题调研和现场审议,针对佛冈美丽乡村“管护”问题,佛冈县人大常委会建议,对于已经创建成功的村进行问题发现和摸查,根据各村具体情况,全面梳理管护项目,抓好美丽乡村创建各个环节。
积极发挥各村村民在美丽乡村建设中的作用,明确在公共区域、私人区域中村民、保洁员和村民小组等各自需要负责的板块,广泛宣传美丽乡村建成的益处,让村民有参与感、荣誉感,营造共建共治共享美丽乡村良好氛围。
建立为期一年的“回头看”机制,对所有通过美丽乡材考核验收的村庄,从县级财政配套奖补资金中提取部分用于村庄建后管护的考核奖补资金,实施惩罚并举。同时,建立健全多元投入机制,采取群众自筹建设、县以奖代补等办法,着力破解美丽乡村建设资金不足的问题。 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如有文章来源系网络转载,本网系信息发布平台,如有侵权,请联系本网及时删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