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庆市是安徽省农业大市,农产品加工值多年稳居全省第二位,农村面积占全市总面积的绝大部分,农民人数占全市总人数的一半以上。改革开放40年来,尤其是党的十八大以来,全市农业稳步迈向现代化,农村面貌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农民的收入稳步提升、身份也悄然改变。
截至9月底,全市土地经营权流转面积238.53万亩,流转率达54%;全市实际确权耕地面积434.5万亩,对103.6万农户土地承包经营权进行了调查、登记和颁发证书,登记颁证率达到100%,土地承包经营权信息化管理系统全部建成;潜山建成了农村产权流转交易中心;桐城、宿松开展农村产权交易。各产权交易平台共发放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抵押贷款700多万元;全市实施“三变”改革的村达到340个,其中194个村已基本完成“三变”改革任务;全市497个村启动实施改革,大观区入选全国第三批整体推进试点。
现代农业行稳致远
11月23日上午,上海市农展馆内人潮涌动。这是2014年以来,我市连续第五年在此举办名优农产品交易会。本届农交会,全市参展经营主体147家,其中国家级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6家、省级龙头企业44家、市级龙头企业62家,展销产品850个,无论是参展企业还是产品数量,均为历年之最。
农业发展,唯有走出去、才有出路。改革开放40年来,安庆农业以开放的姿态,不断走出市门、省门、国门,开展与以色列等发达国家农业交流合作,推进海峡两岸农业合作试验区建设,连续举办安庆(上海)农交会,连续多年在合肥举办年货展,每年参加省政府举办的省农交会和省政府在上海举办的名优农产品交易会、农业部举办的中国国际农产品交易会和中国绿色食品博览会……
得益于走出去,目前,全市已有100多家企业的500多个名优农产品走进了北京、上海、南京、杭州、合肥等地的商场超市,端上了全国各地百姓家的餐桌。
农业发展,唯有引进来、才能博采众长。改革开放40年来,我市先后引进北京、上海、广东等地的央企、国企、知名民企,全产业链发展现代生态农业,广泛应用农业互联网技术,大力发展“互联网+现代农业”,引进推广了一批新技术、新成果。
截至9月底,全市农业企业已申报创建中国驰名商标21个、居全省第1位;创建国家地理标志商标17个、国家地理标志保护产品9个。太湖六白猪被列入国家级畜禽遗传资源保护品种名录。通过无公害、绿色、有机和地理标志等“三品一标”认证的农业企业291家,产品800个。“三品一标”农产品覆盖率达到48.5%。
走出去、引进来,是手段,产业化才是根本。我市把产业化作为加速农业现代化的有效途径。自2013年起,市政府连续6年出台促进现代农业发展若干政策,市级财政每年拿出专项资金支持现代农业发展。
2014至2017年,我市连续4年农产品加工产值超千亿,稳居全省第2位;截至9月底,全市规模以上农产品加工企业674家,居全省第1位;创建市级以上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481个,其中国家级6个、居全省第2位,省级98个、居全省第1位;成功培育规模产值9亿元以上的龙头企业9家。其中:安徽天馨、鸿润、联河股份、稼仙金佳粮集团等4家企业入选2018中国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500强。
截至9月底,全市农作物耕种收综合机械化率已从40年前的“零”达到71%;农机总动力达328万千瓦;农机经营服务总收入达35亿元。尤其是党的十八大以来,全市农作物耕种收综合机械化率提高了13.65个百分点,农机社会化服务能力显著增强。
农村面貌翻天覆地
105国道穿村而过,国道两侧院落整齐,坡谷葱郁、河塘清澈。村庄内,阡陌交通、鸡犬相闻,村民富足和谐——冬日的潜山市黄铺镇黄铺村,一片安宁祥和、勃勃生机的景象。
“黄铺是个泥巴岗,泥土板结禾不长,三天不雨苗发黄,好女不嫁黄铺郎。”这首民谣,是十多年前黄铺村的真实写照。如今,该村人均纯收入超过11000元,村集体固定资产达到2300万元、经营性资产达到1100万元,全村工农业总产值突破1亿元。
黄铺村,是我市农村发展的一个缩影。改革开放40年来,全市农村面貌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尤其是近些年,我市坚持把环境整治作为美丽乡村建设的突破口,结合“三线三边”环境治理、农村环境连片整治、农村生活垃圾3年治理专项行动、农村环境“三大革命”等,大力开展垃圾污水治理、卫生改厕、绿化亮化等工作,大大改善了村容村貌。
同时,把提升农民生活品质作为重要任务,积极推动基础设施向农村延伸,公共服务向农村覆盖,农村教育、医疗、文化、体育、养老等社会事业发展步伐明显加快,涌现出一大批环境整洁、设施完善、功能配套的美丽宜居村庄。截至9月底,全市已建和在建美丽乡村中心村875个,占全市布点中心村总数的74.5%,其中省级中心村455个。
美丽乡村建设,使得农村脏乱差状况大为改观,农民生活环境明显改善;一批特色乡村更是结合旅游发展,形成了休闲农庄竞相争艳之势。全市传统农村正快步迈向现代美丽乡村。
农民收入大幅提升
11月22日夜里,怀宁县石镜乡踏水村菊花基地里,月光泼洒在成片的皇菊、杭白菊、胎菊、金丝猴菊上,陈思能夫妻俩趁着月光在忙碌着。
2017年,陈思能流转土地100亩,连片种植菊花,组建菊花种植合作社,与他人合作成立公司,以“公司+专业种植合作社+农户”的形式,成立了踏水家庭农场,并投资30多万元,进行菊花深加工,年销售成品菊花一吨多,销售额近50万元。11月份是菊花采摘上市的最佳季节。平均每天有近百名村民在这里务工,工资当天结算,每人每天80至100元不等。
“听父辈们讲,40年前,那时刚刚分田到户,乡亲们吃饱肚子没有问题,但是万元户基本没有。”陈思能说,他自己成长的过程,其实就是踏水村急剧变化的过程,“我见到的是,村里小洋房、小汽车、万元户越来越多,很多村民进了城、有的甚至成了大老板。”
跟陈思能有同感的还有宿松县下仓镇九成村村民、年近70岁的杨米生。改革开放以前,他和家人埋头苦干,节衣缩食,但是一年下来全家节余仅仅一毛钱。“现在好了,儿子媳妇常年在浙江办厂,孙子在城里念书,我们老夫妻两人在家衣食无忧。是改革开放让我家过上了好日子。”杨米生说。
改革开放40年来,全市农民的腰包不断鼓起、收入稳步提升。综合市统计局、市农委数据,2017年全市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到11814元,比2011年的5900元增长了100.24%;今年前三季度,全市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到10066元,较上年同期增长了10.1%。
岁月在变迁,时代在进步。改革开放40年来,全市农村经营主体也发生了巨大变化,家庭农场从无到有,农民专业合作社不断壮大,龙头企业辐射作用增强,成为带动农民增收的中坚力量。截至9月底,全市农民合作社总数达6575家,家庭农场总数5367家。近些年,全市农民出现了职业化的特征。据市农委统计,2014年来,全市共培训新型职业农民22673人,农民职业化的特征越来越明显。“互联网+”的触角深入农村,农业物联网广泛应用,农村的生产生活方式发生了巨大的变化,传统农民被推向创业创新的时代浪尖。 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如有文章来源系网络转载,本网系信息发布平台,如有侵权,请联系本网及时删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