垃圾分类是小事,也是难事。在2015年之前,全国各地都在探索农村垃圾分类的办法,却始终没找到一条简单有效、可复制推广的路子。直到浙江省农村垃圾分类现场会在金华召开,与会人员走访金东农村时,发现家家门口放有分类垃圾桶,即使不识字的老人小孩也能做到准确分类投放垃圾,这一切让与会者啧啧赞叹。
为何垃圾分类能率先在金华取得突破?奥秘在于“二次四分法”。专家认为,金华首创的“二次四分法”,农民可接受、财力可承受、面上可推广、长期可持续。一时间,垃圾分类“金华经验”迅速在全省推广,并走向全国。
3年多过去了,农村垃圾分类处理已覆盖金华100%乡镇和98%行政村,垃圾减量80%以上。金华农村因为垃圾分类发生巨变,人居环境越来越美,农民文明素养也越来越高。事实上,“二次四分法”也是灵光乍现的产物,它出自金东区垃圾分类领导小组办公室副主任王瑞良之手。从一个门外汉到垃圾分类专家,这几年王瑞良与垃圾分类工作一同成长,每一个节点他都历历在目、如数家珍。
垃圾分类躲不过绕不过避不过
2014年6月,时任金东区澧浦镇党委副书记的王瑞良接手垃圾分类试点工作,从此与垃圾分类结下不解之缘。那时的他怎么也想不到,自己竟会连续多年与垃圾分类打交道,甚至成为住建部农村垃圾分类和资源化利用示范督导专家。
垃圾分类工作首先在澧浦镇后余、横路塘、东张三个村试点。“这项工作说难不难,就是村民举手之劳,但难就难在要改变群众几十年的生活习惯。”王瑞良接手这项工作后,就一门心思想着如何打开局面。
王瑞良深入三个试点村,与村民促膝交流,了解村民心声。“当时很多村民都有着相同的想法,连地都扫不干净,为什么要垃圾分类。”王瑞良回忆,他走访了许多农户,大部分村民对垃圾分类有抵触,甚至有人认为“源头分类是垃圾分拣员和村干部的事,他们有工资,就该由他们做,与我无关”。
2003年,时任浙江省委书记的习近平同志亲自部署、亲自推动的“千村整治万村示范工程”,该如何进一步深化;省委省政府推动的“五水共治”工作如何落到实处;作为全市农村垃圾分类试点之一的澧浦镇如何率先在垃圾分类工作上破题……王瑞良想得越多,心头的压力越大。
“事情总得有人去做,这项工作我躲不过、绕不过、避不过。”王瑞良坦言,一开始他先用土办法,重复做、反复做、不断做。在他看来,任何人养成一个习惯至少也得一两个月,只要把垃圾分类的道理和好处说清楚、讲明白,村民们看到生存环境变好了,自然而然就会支持。
如其所料,短短两三个月时间,澧浦三个试点村的垃圾分类工作顺利进入状态,不久垃圾分类工作在全镇铺开。2014年底,“钻研”了大半年垃圾分类的王瑞良被调去负责全区农村垃圾分类推广。
“二次四分法”让垃圾分类走向全国
推行垃圾分类工作的首要难题在源头分类。怎么样让群众更容易接受,更愿意分类呢?王瑞良在实践中走出一条适合金东农村的分类道路。
王瑞良回忆,垃圾分类宣传发动阶段,他打印了电脑截图,按照四类垃圾分类要求组织老百姓开展座谈,老百姓对“什么是可堆肥垃圾、什么是厨余垃圾、什么是可降解垃圾”一头雾水。座谈中,一位老人的意见引起了王瑞良的注意。老人说:“以前我们在房前屋后或者在田间地头挖了一个坑,把那些会烂的垃圾丢进坑里,过一段时间就变成了有机肥,能挑到田头用。”
在那个瞬间,王瑞良的脑海里反复响起“会烂”这个词。他匆匆结束会议,立即召集班子成员进行讨论。大伙一致认为,“会烂”“不会烂”通俗易懂,源于生活,源于老百姓,源于老百姓对垃圾分类更加生动形象的理性认识。按“会烂”“不会烂”进行分类,村民自然就明白了。经过商讨,王瑞良和同事们把可堆肥厨余垃圾、可降解垃圾都定位为“会烂”垃圾。接下来,他们把“会烂”“不会烂”作为初步形成的垃圾分类“二分法”向村民推广,效果很好。
源头分类问题解决了,后续环节及终端处置怎么办?在全区推广垃圾分类时,王瑞良结合实际进一步对“二分法”进行完善,最终确定了“二次四分”分类模式,即农户按“会烂”和“不会烂”标准进行一次分类,村保洁员(分拣员)在农户分类基础上进行二次分类,将“不会烂”垃圾再分为“好卖”与“不好卖”两类,并对农户分类及时纠错反馈。会烂垃圾就地堆肥,好卖垃圾由可再生资源公司回收,不会烂又不好卖的垃圾经乡镇转运至市垃圾填埋场统一处理。
“会烂的,变肥料;好卖的,变钞票。”“二次四分”易学易记易分,有效破解了垃圾分类不到位的突出难题。金东的创举引起了住建部的高度关注,2016年住建部在金华召开农村生活垃圾分类和资源化利用现场会,会后专门发文向全国推广“金华经验”, “二次四分”模式被列入全国首个农村生活垃圾分类地方标准《农村生活垃圾分类管理规范》。
农村垃圾分类工作成为金东区的一张“金名片”,7次被央视报道,荣获2016年度全国民生示范工程。十九大前后,金东区农村生活垃圾分类和资源化利用工作的经验做法还入选“砥砺奋进的五年”成果展,登上国家博物馆这一国家殿堂向十九大献礼。“农村环境变美,百姓素质提升,美丽经济崛起,真是一石数鸟。”参观者认为,金东区的做法具有重大意义,是践行“两山”重要思想的科学实践。
垃圾分类工作在实践中不断升级
推行垃圾分类,改变卫生习惯、提高全民意识是关健。这些年金华不断创新工作载体,让压力传导倒逼责任落实,通过持续强化考核,促进分类习惯养成。
“开始试点的时候,我们总结了垃圾分类八项制度,后来实践中慢慢浓缩总结,最终归纳出区对镇考核制度、镇对村考核制度、保洁员评优制度、农村党员干部联片包户制度、荣辱榜制度、卫生费收缴制度等6项制度,从考核、监督、奖惩等环节入手,开展长效管理,垃圾分类制度也越发完善。”王瑞良说,以澧浦镇琐园村为例,村口的“先进榜”和“促进榜”每月更新的时候,都能吸引大量村民围观。村民们你追我赶,努力将垃圾分类做到位。
为了让考核更简洁、更科学,今年7月,金东区推动垃圾分类智能化考核系统APP上线。“这个智能系统采用扫描二维码的技术进行考核,实现对农户源头分类情况的精细化管理。”王瑞良介绍,利用垃圾分类智能考核管理系统能让垃圾分类情况一目了然,对于检查发现的问题,区、镇、村三级负责人可以按相应权限通过系统进行督办,实现区、镇、村三级对农户源头分类情况的实时监管。
垃圾分类的最终目的是便于末端处理和利用。对可腐烂垃圾,金华大部分农村建设了阳光堆肥房。在塘雅镇八村联建堆肥处理中心,记者见到一座小小的阳光堆肥房。1吨垃圾经堆肥房处理后,可获得0.2-0.3吨有机肥。“这种有机肥的氮磷钾含量高,特别适合种蔬菜水果。”负责清运垃圾的工作人员告诉记者,由于能改善土壤,村民都用这种肥料来种火龙果,因而参与垃圾分类的积极性大大提高。
别看小小堆肥房,其技术含量却不低。起初,堆肥房遇到堆肥时间长、苍蝇多、臭气大等问题。为此,金华引进浙江大学的微生物菌剂辅助技术,并根据其专利设计,对通风管道、温湿度控制进行改造,将堆肥周期从半年缩短至两个月,成肥效果、臭气状况显著改善。目前,全市已建成阳光堆肥房1937座、微生物发酵器77座,会烂的垃圾不出村就能就地处理。“垃圾就地处理,大幅降低清运处理成本,金华十八里垃圾填埋场使用年限预计可从5.8年延长到11年。同时,大量有机肥就近利用还有效改善了土壤。”金华市农办有关负责人说。
实施农村垃圾分类后,老百姓最直观的感受就是村庄变美了,在农村生活更幸福了。金东区江东镇六角塘村党支部书记楼根洪说:“特别是夏天,苍蝇蚊子变少了,环境越来越好,很多在外经商的村民回来建新楼了,‘农家乐’一下子多起来。”
值得一提的是,金华还运用地方立法推进农村垃圾分类管理工作。《金华市农村生活垃圾分类管理条例》已于2017年12月28日经金华市第七届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九次会议通过,2018年3月31日经浙江省第十三届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二次会议批准,自2018年6月5日起施行。这部针对农村生活垃圾分类的地方性法规既是对金华农村生活垃圾分类实践的归纳总结与提炼,也是金华践行乡村振兴战略、助推美丽乡村建设的具体体现。《条例》除了对适用范围、政府和部门职责、保障和促进措施、法律责任等内容进行约束外,还体现了鲜明的“金华特色”,即将金华首创的农村生活垃圾“二次四分法”写入《条例》。专家认为,这不仅对其他开展农村生活垃圾分类工作的地方具有参考价值,甚至对制定省级、国家级相关规范也具有一定借鉴意义。 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如有文章来源系网络转载,本网系信息发布平台,如有侵权,请联系本网及时删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