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村振兴,离不开风清气正的发展环境。桐乡将自治、法治、德治“三治”融入到清廉村居建设中,纪律和规矩意识深入人心,乡村劲吹清廉风,党风正、政风清、民风淳的浓厚氛围沁人心脾。
乡村振兴,清风随行。前不久,崇福镇上莫村村民朱某乔迁新居,他照例办的“上梁酒”却成了当地津津乐道的话题:每桌22个菜,有鱼有肉、荤素搭配,每桌700元的标准相较以往显得“寒酸”,却受到大家一致好评。从攀比之风盛行、动辄数千元的“海鲜宴”,到人情往来“标准化”,上莫村文明餐桌“道德评判团”刚成立不久,就在乡村移风易俗的“老大难”问题上有了突破。
依托“三治”载体,桐乡积极发挥基层自治的力量,让村民共同参与村级事务,建立以规范和制约权力运行为核心的民主决策、民主管理、民主监督机制,推进三治理念与清廉村居建设深度融合,形成了一条“三治+”清廉村居建设模式。
清不清廉,群众最有发言权。60岁的张荣华是桐乡市高桥街道越丰村百姓议事会的成员之一,他告诉笔者,由于紧邻高铁站,村里这些年发展迅速,工程项目也特别多。但是,在他们村,再小的项目都要先通过他所在的百姓议事会的审核。
几个月前,有村民反映,村里10年前安装的路灯老化,不仅耗电,长时间开启还导致了路边的农作物结不了果。村党总支书记沈春雷知道这一情况后,立即把事项交由百姓议事会讨论,大家一致决定要对路灯灯头进行更换。大家还估算了下,更换两条线路60多只灯头,投入预计在5万多元。数额虽然不大,村里还是通过百姓议事会、村民代表等多方推荐,村里联系了5家生产灯头的企业,货比三家,由百姓议事会最终拍板决定采购哪家的灯头。“每个人心里都有一本账,只要做到公开公正透明,大伙心里也就更敞亮了。”张荣华说,去年村里的集体用房出租,全村几百户人同时竞争,但是由于采取第三方公开拍租的方式进行,没有暗箱操作,大家都很认可。
像越丰村一样,桐乡的176个行政村纷纷建立百姓议事会、网格听证会机制,让群众参与到工程招标等重要事务的评议,防范廉政风险。还制定了《依法履行职责事项》和《协助政府工作事项》两份权力清单,权力流程图在“三务”公开栏和信息平台上发布,实现村社小微权力全覆盖。去年以来,桐乡各村共开展村务监督2895次,涉及村级工程项目1050个,资金额达4亿元。
村民议出一本明白账,把小微权力装进“玻璃瓶”。走进屠甸镇荣星村,这里有足球场、乡村公园、文化礼堂等各类设施,村民乐享幸福生活。村党总支书记金福良介绍说,自2008年以来,村里在各方面的投入累计超过1亿元,今年一座综合文化服务中心投入就超过1000万元。投入如此之大,怎样实现有效监督?
金福良举例说,今年6月,村里要采购1600多只垃圾桶,本来开会商量好按采购价50元一只桶采购。结果村里有位村民了解到其他村购买的桶的价格要低5元,立即向乡贤参事会反映。最后,村里又出面与供应商把价格谈到了45元一只,为村集体节约资金8000多元。2013年以来,桐乡通过村务监督挽回损失284.4万元,减少不合理开支597万余元。
走进洲泉镇,群众拿出手机,扫一扫“监督码”,便可通过微信进入“洲泉镇监察举报处理系统”,以文字、图片、视频等形式,对村庄建设及对干部违纪违规行为等问题进行举报。这是桐乡市纪委在洲泉镇率先推行的智慧监察举报处理系统,仅今年国庆节期间,就收到16条有效反映,其中8条移交相关部门进行处置。
清廉村居初落成。“三治+”基层党风廉政建设下,党风持续向善向好,基层组织更加健全,对标对表意识明显提升,村级党组织的战斗堡垒作用和党员干部的先锋模范作用得到有力发挥。五年来,桐乡全市有关农村基层干部的信访量下降44%,形成了风清气正的农村基层政治生态,有力地推动了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如浙江AAA级景区村庄大麻镇海华村,桐乡也获评2017年度浙江省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优秀县(市、区)。 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如有文章来源系网络转载,本网系信息发布平台,如有侵权,请联系本网及时删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