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利是农业的命脉。河南省是农业大省,改革开放初期,水旱动辄成灾,粮食产量低而不稳,改革开放40年来,各级党委、政府大力开展农田水利基本建设,全省有效灌溉面积扩大到7910.45万亩,农业生产条件显著改善,越来越多的田地“旱能浇、涝能排”,即便每年都有局部水旱灾害,但我省粮食生产连年丰收,从2006年以来粮食总产量已经连续12年超过千亿斤,中原粮仓的地位日益稳固。
秋风吹拂,稻田金黄。10月下旬,正是沿黄一带水稻成熟时节。在原阳县祝楼乡新城村的稻田里,村党支部书记张海昌正在察看稻子长势。
“黄河水浇灌的原阳大米晶莹剔透,蒸熟后又黏又香。”张海昌说,新城村有耕地4000亩,九成种的是水稻。
黄河水浇灌出来的水稻不仅品质好,产量也高。“估计今年水稻每亩能打1300多斤,加上小麦每亩900多斤,这早年的盐碱洼地已变成了吨粮田。”张海昌说,之前的洼地没法种庄稼,地势稍高的土地,亩产也只有五六百斤。
“我们村这方圆几公里耕地,原来都是盐碱洼地,我小时候,国家就开始组织引黄淤地。”今年57岁的张海昌回忆,新城村在黄河北岸,群众通过人民胜利渠引来黄河水,在洼地里垒起来两米高的土坝,让浑浊的黄河水慢慢变清,黄河水挟带的泥沙沉积下来之后,再把清水放走,洼地越淤越高,盐碱也泛不上来了,这洼地就变成了良田。
张海昌说的人民胜利渠,是新中国成立后在黄河下游兴建的第一个大型引黄工程,1951年开工建设,1952年4月开灌。黄河到了下游,变成了地上悬河。千百年来,黄河在下游不断改道,中原地区饱受黄河之害,而无法受其利。新中国成立后,决定引黄河水灌溉两岸农田。人民胜利渠改写了“黄河百害,唯富一套”的历史。
黄河水浇灌水稻,对庄稼还有不少好处。“黄河水通过明渠一路流来,水温有十几摄氏度,有利于水稻生长;而井水只有四五摄氏度,会推迟稻子发苗。”张海昌说,在黄河水浇灌下,原阳大米声名远播。
人民胜利渠如今覆盖了豫北新乡、焦作、安阳三地11个县、市、区57个乡镇。“人民胜利渠灌溉系统分为总干渠、干渠、支渠、斗渠、农渠五级固定渠道,其中总干渠两条,干渠16条,支渠102条,总长度817.45公里。”人民胜利渠管理局局长李世军说,开灌66年来,人民胜利渠引水380多亿立方米,社会效益达400亿元,黄河北岸低洼荒凉的盐碱地,变成了高产稳产田。
人民胜利渠浇灌出来的不仅有“原阳大米”,还有中国第一麦“延津小麦”。延津县处于豫北强筋小麦适宜生态区,强筋小麦已成为延津县优势产业,全县近100万亩小麦种植面积中,优质专用小麦常年稳定在一半左右。粮食深加工企业云集延津,种子基地遍布,带动10万农户种植优质专用小麦。
“原来的沙荒地,现在有沟渠,有机井,旱了就能浇。原来小麦亩产五六百斤,现在亩产1400多斤。”延津县新堤乡农民李红军说,只要认真种地,每亩地能赚2000元,农业生产条件不断改善,让农民种地也更有劲头。
亲历者说
河南省水利厅原厅长马德全:
“红杯赛”引领河南水利大发展
河南地处中原,受气候和地貌两个过渡地带的影响,水旱灾害频发,除水害、兴水利任务繁重艰巨。新中国成立后,河南进行了大规模的除害兴利活动,取得了辉煌成就。
1979年后,河南省水利基本建设资金逐年减少,1982年减少到0.38亿元。农村土地联产承包到户后,农村劳动力难以组织,农田水利工程建设一时停滞下来;原以生产队记“工分”为报酬的基层水利管理人员大部分“解甲归田”,中、小型水利工程无人问津,失修严重。1985-1988年,河南遭遇连续4年大旱,这次大旱持续时间长,受旱范围广,受灾程度重。1986年,全省秋粮亩均产量只有138公斤。粮食减产的主要原因是水利基础设施薄弱,抗御自然灾害的能力低下。
粮食产量低而不稳引起了各级领导的高度重视。1990年4月,当时的省领导李长春同志提议,河南可以搞一个农田水利基本建设“红旗渠精神杯”竞赛。河南人民在长期战天斗地兴修水利的过程中,形成了以红旗渠为代表的具有鲜明时代特色的“自力更生、艰苦创业、团结协作、无私奉献”红旗渠精神。
1991年1月15日,河南省人民政府印发决定,在全省范围内开展“红旗渠精神杯”竞赛活动,作为农业战线的最高荣誉。
竞赛活动开展以后,河南省委、省政府先后出台了9个增加水利投入的文件。河南水利还积极利用国家贴息贷款、以工代赈及引进外资搞水利建设;在农村大胆进行小型农田水利工程和“四荒”拍卖、承包、租赁,收回资金,滚动使用,有些地方推出机井“栓腿田”“以田代资”的办法来筹措资金,有些地方实施“谁投资、谁使用、谁受益”的办法,吸引个体独资或多家股份合作办水利。在“红旗渠精神杯”竞赛活动推动下,河南省很快形成了多层次、多渠道、多元化的水利投入机制,水利建设资金逐年增加。
“红旗渠精神杯”竞赛活动把竞争激励机制引入农田水利基本建设,极大地调动了各地开展农田水利基本建设的积极性,鼓舞了广大干部群众兴修农田水利的干劲。
“红旗渠精神杯”竞赛活动开展27年来,农田水利基本建设规模不断扩大,完成的工程量逐年增多,质量和效益逐年提升。截至去年年底,全省有效灌溉面积已达7910.45万亩,水旱易灾的农田,变成了旱涝丰收田,粮食生产“低而不稳”变成了“高产稳产”,河南粮食总产量多年稳居千亿斤以上,为保障国家粮食安全作出了重大贡献。
研究者说
河南省水利科学研究院教授级高工冯朝山:
建设生态水利助力乡村振兴
改革开放40年来,河南省在省委、省政府领导下,大兴农田水利基本建设,有效灌溉面积不断扩大,农田基础设施日趋完善,抗旱排涝能力不断提高,农业技术持续进步,亩均粮食产量比1978年提高40%以上,河南省粮食产量多年连续在千亿斤之上,中原粮仓的地位日益稳固。
水是生命之源,生产之要,生态之基。党的十九大提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而在乡村振兴总要求中,产业兴旺需要农业提质增效,生态宜居则对农村水利建设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虽然中央及地方农田水利基础设施投资额度大,但是建设管理部门多,田间工程完好率相对较低,投资总体效益仍待提高,基层农田水利设施管护组织亟待完善。农田水利建管制度需要不断深化改革,真正建立“有人建、有人管、有钱修、常运行”的长效机制,从根本上扭转“重建轻管”的局面,让农田水利设施长期充分发挥效益,为农业发展、农民增收起到切实作用,助力乡村产业振兴。
建设生态宜居的乡村,要发展乡村生态水利。近些年,一些乡村经济发展了,可规划的成排房屋之间只有狭窄的道路,没有一棵参天大树生长的空间;有的填平了村庄原来的坑塘,结果一下暴雨,大量雨水就白白流走。在乡村建设中,要保留、恢复乡村坑塘等基础设施,空地要积极绿化,就地涵养水源,实现雨水资源化。如果每个乡村的坑塘都很完善,就能留下大量雨水,不仅可以美化乡村环境,而且可以补充地下水,用于乡村生态建设,还可以削减主干河道的洪峰,减轻洪水下泄压力,实现洪水资源化。
要大力治理乡村生活污水,建设生态宜居的乡村。随着乡村生活水平提高,安全饮水已经基本达标,集中供水覆盖人群越来越多,太阳能热水器、洗衣机相当普及,农民人均用水量也在大幅提高,生活污水总量也随之提高。各地要想方设法,大力治理生活污水。否则,生态宜居就会沦为空谈,乡村振兴也必大打折扣。
可喜的是,河南省不少农村在建设美丽乡村过程中,已经充分注意到水的生态作用,开始营造水环境,改善水生态,治理水污染。相信随着农村水利建设的日益完善,美丽的小河,多彩的农田,绿树环绕的村庄将会勾起更多人的乡愁,优美的现代田园生活必将成为人们的精神家园。 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如有文章来源系网络转载,本网系信息发布平台,如有侵权,请联系本网及时删除。
|